资讯中心

安捷伦生活饮用水解决方案

2022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入选技术案例丨制药废水复配功能菌强化生物处理技术

2023-06-01 09:34:17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 阅读量:15673

导读:制药废水复配功能菌强化生物处理技术,以制药废水中有毒有害物为目标培养筛选功能菌,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实现有毒有害物质脱除。
  日前,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2022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水污染防治领域)》(环办科财函〔2022〕500 号)(以下简称“目录”)。为便于各相关方使用目录,我会编制了目录典型应用案例,将陆续在微信平台上发布。所有案例均来自目录入选技术的申报材料,案例内容经业主单位和申报单位盖章确认。
 
  技术名称
 
  制药废水复配功能菌强化生物处理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工艺路线
 
  制药废水与厂区生活污水混合后,采用水解-好氧-水解-好氧两级复合串联工艺处理,好氧反应池投加复配功能菌,出水经固液分离后达标排放,污泥经脱水后外运处置。
 
  主要技术指标
 
  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微生物量不低于1×107cfu/mL,菌种投配率2%~3%,苯酚、对甲苯酚和邻苯二甲酸酯等污染物去除率>90%,出水达到相关排放标准要求。
 
  技术特点
 
  以制药废水中有毒有害物为目标培养筛选功能菌,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实现有毒有害物质脱除。
 
  适用范围
 
  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处理。
 
  案例名称
 
  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制药废水中有毒有害物污染控制示范工程
 
  业主单位
 
  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概况
 
  工程地址: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工程规模:2000m3/d。
 
  投运时间:2016年8月。
 
  验收情况:验收合格。
 
  工艺流程
 
  高浓度制药废水进入高浓度调节池,在此与低浓度废水混合,再进入一级复合生物水解反应池,经深度水解处理后进入一级CASS好氧强化生物池。之后,再依次进入二级复合生物水解反应池和二级CASS好氧强化生物池,处理后废水经分离后达标排放。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处理后废水达到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T 1627-2008),苯酚、对甲苯酚、邻苯二甲酸酯等毒害物的去除率达90%以上。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污染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脱水后外运处置。
 
  主要工艺运行和控制参数
 
  高浓度废水COD15000mg/L,低浓度废水COD1500mg/L。一级复合生物水解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63h,二级复合生物水解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15.8h,一级CASS生化池水力停留时间68h,二级CASS生化池水力停留时间18h。
 
  投资费用
 
  项目总投资23667.82万元。
 
  运行费用
 
  项目运行成本为5元~6元/kgCOD。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工程实施后,年实现有毒有害污染物削减率90%以上、减排COD约5500t,有效支撑流域水体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控制。
 
  原标题:2022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入选技术案例丨(35)制药废水复配功能菌强化生物处理技术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制药企业重视治污工作,将加速构建绿色生产链条 2023-03-22 13:49:31
分析人士预计,医药行业将迎来更加严格的监管,药企只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速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化医药企业,才能实现发展与环保共生之路。
药企再引关注 进不进医保都要好好干环保 2023-01-09 11:17:37
自新冠疫情以来,国内医药业发展备受关注,站在强聚光灯下的环保企业们,几乎每一个细节都会被放大,比如污染治理能力和成效。实际上,医药类废水,医药类固废,医药类废气,处理难度是数一数二的,制药企业被环保部门行政处罚形势严峻,但也有企业率先完成了清洁生产转型。进入新的一年,我们期待有更多新面貌。
医药板块爆发在即,制药废水处理行业机会仍存 2022-10-20 14:07:31
医药行业“信心”回升,制药废水处理领域将有望成为环保行业增收的又一风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关注环保在线微信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产品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企业建站|旗下网站|友情链接|诚聘英才|产品分类浏览|产品sitemap|频道

环保在线 -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8 hb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209775采购热线:0571-87759925媒体合作:0571-87759680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